什么是健康好风水,风水与健康的关系
一说风水,很多人都觉得它很玄,不少人认为它是一种封建迷信。而提到风水先生,大家往往会心一笑。什么意思呢?那是古时候的下九流呗。实际上,真正的风水学,是以人的生存质量为最终目标,以选择环境和创造环境为手段,让我们赢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一门实践性学科,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
风水是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一位著名中医专家曾讲过,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往往在搬了房子以后不久开始生病。这是因为新居处的环境之气对我们身体有影响,也就是《黄帝内经》里讲的百病之生与居处的关系。
为什么大家到山中游玩的时候,山风徐徐迎面吹来,看到青山巍巍,绿水荡漾,会马上感觉心旷神怡?答案很简单,山里的环境好。在这种环境里,人能够深深吸取山野的灵气,吐故纳新,让身体积存的浊气消散。再比如,我们在买房的时候,往往会主动选择南北通透、阳光充足的房子,也是因为这样的居住环境能少让我们受阴气的侵袭,让身体有更多获取大自然阳气的机会。风水,时时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只不过,我们经常日用而不知罢了。
顺应天地之气,便得好风水
风水,包含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环境和气候。要想健康,就要好好顺应天地之气。气,分为天气、地气,等等。通俗地说,天气就是一年中变化的不同气候,地气指四季里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发展规律。人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气。我们的皮肤,因有了气,才有弹性和活力。我们的血,因为有了气才能运行在经络血脉,温煦和濡养我们的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我们因有了气,才产生喜、怒、哀、乐、悲、思、恐等七情六欲的反应。所以,气是让我们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切原动力。气对养生如此重要,我们要想身体健康,一定要顺应风水里天气和地气的变化。
如何顺应呢?
《黄帝内经》里的《素问? 诊要经终论》告诉我们:正月二月,天气始言,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可见每个月都有不同的气候,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也不同。你只有按照规律去接纳它,顺应它,你才可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自然的大风水带动人体的小风水
在中医里,气候中的风、寒、暑、湿、燥、火,被称为六气。它对我们健康的影响非常大。生活中,如果六种自然气候变化异常的话,就会让人生病,六气就变成六淫或六邪了,即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比如,冬天的时候,本来天气该冷,却不冷,变成暖冬了,这样好不好呢?不好,大家不要认为暖冬舒服,实则不然。暖冬的时候,人体的正常收藏不能完成,气候干燥,会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流感、肺炎、哮喘的发生率反而要高很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寒、湿、燥等外部风水对身体的伤害。比如说,有些人生活、工作的环境比较潮湿,又不注意保养,时间一久,就会出现关节或肌肉疼痛、四肢乏力、小便不利、吃饭没胃口等等症状。如果任由这种病症发展蔓延,再受风邪就会变成风湿,受寒邪就会变成寒湿,受暑邪就会变成暑湿,一年四季身体都不会健康,调理起来有一定困难。当我们的身体出现健康问题时,除了要正确求医,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以外,我建议,一定要好好利用科学的风水知识为自己排忧解难,尽早避免不良环境和气候对身体的影响。外界大风水环境中的气候发生变化,人体内的小风水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反映出我们的健康状况。比如,心脏病就常反映在手、脸和耳朵上,小肠疾病则可以从颧骨和小拇指上看出来,而肺和肾的问题通过我们的印堂也能看出端倪。
保健康的风水植物有哪种
家居养花都有哪些误区,怎样的方法才真正科学呢?看看有益于健康的家居风水功臣们有哪些摆放技巧。
空气清道夫——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是天然的清道夫,可以清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研究表明,虎尾兰和吊兰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客厅植物摆放风水 助你健康好运
天然制氧机——仙人掌等原产于热带干旱地区的多肉植物,其肉质茎上的气孔白天关闭,夜间打开,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制造氧气,使室内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增加。虎皮兰、虎尾兰、龙舌兰以及褐毛掌、伽蓝菜、景天、落地生根、栽培凤梨等植物也能在夜间净化空气。
下列植物不宜在室内摆放
夜来香——在夜间停止光合作用后会排出大量废气,这种废气闻起来很香,但对人体健康不利。如果长期把它放在室内,会引起头昏、咳嗽,甚至气喘、失眠。因此,白天把夜来香放在室内,傍晚就应搬到室外。
更过关于家居植物风水
松柏——此类花木所散发出来的芳香气味对人体的肠胃有刺激作用,如闻之过久,不仅影响人的食欲,而且会使孕妇感到心烦意乱,恶心欲吐,头晕目眩。
月月都是好风水,好好利用风水保健康
正月二月,是我们养肝的最佳时机
这时,地气开始上升,天气渐渐暖和起来,万物准备生长,人体刚刚升发的阳气,像土地里刚刚冒出头的小嫩芽,还不强盛。这时小心呵护身体的阳气,不让它受到损伤,才是春天的养生之道。若有伤损,则首先表现在肝上。此时,为配合自然的变化,我们要早睡早起,让全身处于放松状态,才能多吸收大地的升发之气。还有,应季而生的香椿、韭菜、茵陈等,都是养护肝脏的好食物,我们一定要多吃。到户外走的时间,也要比其他季节多一些。如此,才能很好地借天之力,吸收地气中散发的花草清香,让这些自然中的无穷能量,在一呼一吸间吐故纳新。同时,天气乍暖还寒,要多穿衣服,别受风寒,我们常见的关节病腰疼、腿疼,往往就是这个时候种下的病根。
三月四月,好好养脾
到了三四月后,天渐渐热了,阳气上升,万物生长开花,开始为孕育果实做准备。为配合自然的变化,这时,我们特别要注意养脾。脾脏最喜欢的就是芳香味的食物。芳香化浊的食物有:荆芥、薄荷、食香菜。它们都是薄荷科类植物,又都入我们的脾经。脾喜湿又厌恶湿。暑湿季节,人常会脾湿过多,胃口不好,吃饭不香。所以此时宜多吃苦味,比吃什么药都好。不药之药,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呢!
五月六月,寒凉少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2012年犯太岁化解方法
下一篇:五行原理可防治春季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