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养生之道具体讲的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去了解的知识有哪些呢?现在小编就收集了关于这中医五行养生之道的相关资料,让大家养出一个健康的自己!

中医五行养生之道
中医五脏五行养生
五脏保健中医解读五脏与五行关系
很多人不相信中医,认为中医太过神化,其实不这样。种种对中医的言说,与一些打折中医旗号夸大的一些人,让大家对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都不再那么相信。
其实,不妨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古人创造五行学说的用意:天人合一学说是强调自然界的整体观念,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强调一对一的双边关系,是二元论;而五行学说则是强调一对多的多边关系,是多元论。
五行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学说只是一个习惯说法,不是绝对的,但是它能够用来说明自然界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多边关系。从相生来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相克来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强调多边关系要有相对动态的平衡,失去平衡则为疾病,就需要找到多边关系中的失衡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调理,去治疗,使其归于平衡。理顺复杂的关系,就像带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所以中医有用药如用兵之说。
中医五行音乐疗法
古人说,最好的作曲家一定是善于调和五行的高手。因为在我们传统医学中,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可以调节五脏。宫商角征羽,五音调和搭配,就成了一套养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阶层琴棋书画养身术中,琴排第一位,也说明在修身养性方面,音乐最有力量。
五音养身给你听
据说在古代,真正好的中医不用针灸或中药,而是用(音乐)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理论,《左传》中更说,音乐像药物一样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长寿。古代贵族宫廷配备乐队歌者,不纯为了娱乐,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用音乐舒神静性、颐养身心。
百病生于气,止于音
古代的音乐和现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征、宫、商、羽。这五个音阶分别被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五行的属性:木(角)、火(征)、土(宫)、金(商)、水(羽)。这一点,恰恰被中医利用了。
音乐可以深入人心,在中医心理学中,音乐可以感染、调理情绪,进而影响身体。在聆听中让曲调、情志、脏气共鸣互动,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心脉的作用。生理学上,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这就是五音疗疾的身心基础。
百病生于气!这个气不仅是情绪,五脏的脏气也包含其中。根据每个人自身的身体结构不同,五脏在脏气上的差异,配合不同的音乐,就可以使五音防病、养身。当然,我们并不是用某个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种音来调和身体。
用乐如用药
在繁体字中,乐、药、疗三字同源,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可以舒体悦心,流通气血,宣导经络,与药物治疗一样,对人体有调治的能力。音乐有归经、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具有中草药的各种特性。而且音乐需要炮制,同样的乐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节奏、力度、和声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药处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区别一样。用音乐治疗,也有正治、反治。让情绪兴奋者听平和忧伤的乐曲,是最常用的方法,还可以使乐曲与情绪同步,帮听者宣泄过多的不良情绪,例如以如泣如诉的乐曲带走悲伤、以快节奏的音乐发泄过度兴奋的情绪。
以上就是中医五行养生之道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紫微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