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万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而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五行构成的,物质分为阳质和阴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阴阳五行哲学吧!

阴阳五行哲学
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内涵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哲学,音乐,建筑,宗教,医学,占卜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瑰宝。
所谓阴阳者,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
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既《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阴 为寒,为暗,为聚,为实体化阳 为热,为光,为化,为气化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是由于中国古代人对世界认识不足造成的。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创造五行的理性基础是什么呢?从《出生时间与命运》中已经说过,阴阳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既然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产生,那么五行作为一种实质性的事物形态,它产生来源也不会例外,也必然由阴阳为基本材料生成。否则的话,阴阳理论就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先哲对于宇宙生成的完整叙述,较早的文字可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后来的哲人都以这一理论为基础加以阐释发挥。朱熹这样解释: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阴气流行则为阳,阳
气凝聚则为阴,消长进退,千变万化,做出天地间无限事来……中国先人的宇宙观,并非像古希腊、罗马神话及《圣经》所描述的上帝创世纪。《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天文训》解释道:道日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是一种不可形状的客观存在,为先天之一气,发动则阴阳生、天地立,继而就有万物的发生。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及老子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同样一个问题:万物生成、岁月流行依乎自然,并不在神的力量。阴阳学说的创立源于中国先哲独特的个性和洞察事物独到的目光。黄寿祺说:阴阳概念的形成,是古代人们通过对宇宙万物矛盾现象的直接观察得出的。……在古人心目中,天地、男女、昼夜、炎凉、上下、胜负……几乎生活环境中的一切现象都体现着普遍的相互对立的矛盾。根据这种直觉的、朴素的观察,前人把宇宙间变化万端、纷纭复杂的事物分为阴、阳两大类,用两种符号表示:阴物为--,阳物为-……阴、阳爻象的形成,本于古人对自然万物的直接观察,象征着广泛的相互对立的种种事物、现象。阴阳学说奠定中国人宇宙观以及人生观的基石,由此形成天人和谐统一的思想和积极、主动、乐观人生态度,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影响深远。
以上就是阴阳五行哲学的介绍,更多关于风水的内容请继续关注“紫微府熊掌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阴阳五行与中医的养生是怎样的
下一篇:阴阳和五行的关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