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流传很久了,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深刻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阴阳五行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吧!
阴阳五行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从阴阳五行看身体健康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五行的系统,是由阴阳五行构成的,人的五脏六腑刚好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
木对应肝、胆,肝为脏,胆为腑。
火对应心、小肠(心包、三焦),心为脏,小肠为腑。
土对应脾、胃,脾为脏,胃为腑。
金对应肺、大肠,肺为脏,大肠为腑。
水对应肾、膀胱,肾为脏,膀胱为腑。
人体构成五行相生相克系统,即: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除了相生相克外,还有相泄相耗的作用。
火泄木、土泄火、金泄土、水泄金、木泄水。
土耗木、水耗土、火耗水、金耗火、木耗金。
这样就构成了人体五脏六腑之间既相互助益又相互制约,以达到相互平衡的关系,从而才能保持人体健康。
例如肝与心的关系,就是木与火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火是指人体所需的能量、能源。血液就是人体所需营养,血液是靠气来推运和运行的,血气就是人体所需的能量。
血藏于肝,保持和增加心血之力,心血旺,血气大,能量足,这就是木生火所致。
但如果心火太旺,就会伤肝,导致肝郁,或其它肝病,这就是火泄木所致。
但如果肝郁生血或清理血液不够,又会导致心血亏虚。心血亏虚,血气不够,也会导致肝功能出现问题。这就是木生火、火泄木达不到相对平衡所造成的。
五行各代表了身体的什么
金: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大肠, 肺,脐, 咳痰,肝, 皮肤,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木: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 关节, 筋脉, 眼, 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 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经血, 脸部,牙齿, 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 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 胃, 肋, 背, 胸, 肺,肚等方面的疾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