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正文

古代建筑风水学

风水大师 风水 2021-12-26 1 0

现代的变化都是基于古代的基础,而许多时候我们在赞叹现代建筑的创意,也要佩服古人建筑的悠久,只有时间的沉淀才能够体现文化中蕴含的美。那麽古代建筑风水学又有什麽表现呢?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华先民们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选择与认识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的选址已有了很明显的环境选择的倾向,其表现主要有:

1.靠近水源,不仅便于生活取水,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

3.处于河流阶地上,不仅有肥沃的耕作土壤,而且能避免受洪水侵袭。

4.如在山坡时,一般处向阳坡。如半坡遗址即为依山傍水、两水交汇环抱的典型的上吉风水格局。

殷商之际的宫室遗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河流与居住环境之关系的认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今河南安阳西北两公里的小屯村,是殷商王朝的首都。这里洹水自西北折而向南,又转而向东流去。就在这条河流的两岸,其南岸河湾处的小屯村一带,是商朝宫室的所在地;宫室的西、南、东南以及洹河以东的大片地段,则是平民及中小贵族的居住地、作坊和墓地等;其北岸的侯家村、武官村一带则为商王和贵族的陵墓区。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宫室区、民居区还是生产区、陵墓区,它们都是位于河水曲折怀抱之处,这充分证明了后世风水学中追求曲则贵吉理念源远流长。正如《博山篇·论水》中所说: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蒋平阶《水龙经》亦曰:自然水法君须记,无非屈曲有情意,来不欲冲去不直,横须绕抱及弯环。水见三弯,福寿安闲,屈曲来朝,荣华富绕。总之,对水流的要求是要弯环绕抱,讲究曲则有情,因为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阳宅撮要》)

再则,风水学中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堪舆泄秘》曰: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水龙经》亦认为,凡反飞水、反跳水、重反水、反弓水一类的地形均为凶地,不利于生养居住。所谓欲水之有情,喜其回环朝穴。水乃龙之接脉,忌乎冲射反弓。显然,这是古代先民在对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与城乡建筑之关系作了长期的观察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相吻合的。换而言之,古代建筑风水学中所总结的水抱有情为吉的观点,就是根源于此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

其次,风水学强调城市与建筑的面南朝阳,这即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又有着非常合理的科学依据。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与《周易》之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周易·说卦》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此外,中国的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上南下北)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活、生产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南向的。再者,面南而居的选择亦与季节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的基本格局应当是坐北朝南,其西、北、东三面多有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

感谢阅读古代建筑风水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八字吧算命网的支持!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熊掌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上一篇:风水防小人妙招

下一篇:没有了